德國人的飲食淵源
來源:泓鈺學校2015-01-21 12:41您是第位閱讀者標簽:德國,人的,飲食,淵源,德國,美食,與,
德國美食與"民以食為天"烹飪技術舉世聞名的中國相比,德國的飲食不免人覺單調乏味。有人說德國的飯菜無非清煮、白燉加烤制,這同德國人呆板、拘泥的性格一樣不討人喜歡。有人曾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德國美食:左眼望去是香腸,右眼望去是啤酒,腳底踩著土豆子。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德國人的主食-----土豆的逆襲!
農業部網站日前消息稱,我國將啟動馬鈴薯主糧化戰略,推進把馬鈴薯加工成饅頭、面條、米粉等主食,馬鈴薯將成稻米、小麥、玉米外又一主糧。預計2020年50%以上的馬鈴薯將作為主糧消費。
其貌不揚的土豆從南美殖民地鄉野流入歐美各國,再到中國。陪伴人類度過戰亂與饑荒,從“窮人的面包”變成城市人健康食譜上的新寵。甚至有專家認為,“在未來世界出現糧食危機時,只有馬鈴薯可以拯救人類”——時間最終讓人類認可它的價值。土豆在中國幾乎是是擁有名稱最多的食物:土豆、洋芋、山藥蛋、地蛋、薯仔等,各地叫法不一。然而它的起源卻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地。土豆的人工栽培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數千年的秘魯。秘魯今天大約有300多種不同的土豆品種。成立于1971年的國際土豆研究中心位于秘魯首都利馬,專門收集、研究土豆種子和基因資源。圖為2007年,秘魯南部海拔4000米的高山區,農民收割土豆,就地解決午餐。土豆從南美洲走向世界,得益于西班牙殖民者,他們首先將土豆作為“戰利品”帶回歐洲。一開始這個外來的物種并不受待見:被當做奇花異草種在花園里;因長相丑陋,加上食用方法不正確等原因,它還被人們誤認為有毒、致病。圖為法國人帕蒙蒂埃(Antoine Augustin Parmentier)向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和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展示一株土豆苗。帕蒙蒂埃發現了土豆的美味及各種長處,并加以推廣,可以說是土豆在歐洲的“伯樂”。土豆作為食物的巨大潛力還是被慢慢挖掘出來。1574年,西班牙侵略軍包圍荷蘭海濱城市萊頓,被圍困城中的人們饑腸轆轆。戰爭勝利之后,他們找到了西班牙艦隊留下的食物:土豆,胡蘿卜和洋蔥,只好把這三種食物一起煮熟充饑,結果發現美味無比。獨立之后,這道菜便成為了荷蘭“國菜”Hutspot ,如今仍是荷蘭人餐桌上的常見菜品。凡事都有個過程,被少部分人認可后,土豆仍沒有被廣泛接納,在歐洲不少地方,土豆只被用來當做動物飼料和饑民的食物。1885年,荷蘭畫家文森特·梵高創作的油畫《吃土豆的人》就描繪了貧困農家晚上在昏暗的燈光下吃土豆的景象。只有愛爾蘭人是例外。愛爾蘭是最早廣泛接受土豆的,連年的戰爭、貧窮、人口過多及土地的貧瘠,使得他們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就擁抱了這種植物。但成也土豆,敗也土豆。由于物種單一化,1845年,“土豆晚疫病”爆發,引發愛爾蘭大饑荒,近百萬人餓死,150萬人逃亡美洲。至今,愛爾蘭裔美國人仍占到美國總人口的10%以上。圖為愛爾蘭都柏林反映大饑荒的街頭雕塑。事實上,土豆最早開始在美國種植,也是由愛爾蘭移民帶去的。圖為美國1908年推出的一套明信片當中的一張,在這張合成的照片中,土豆變得巨大無比。同一系列的還有玉米、洋蔥、卷心菜、魚等。可見土豆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了。土豆在營養上并不亞于其它谷物糧食,還富含維生素C。而在種植上,也比其它谷物產量更高,適應性廣,易于種植和管理。這使得它得以迅速實現自己真正的價值。圖為1930年,英國一對牧師父子在檢驗他們所種出來的土豆的大小。土豆曾被稱為“窮人的面包”,的確如此。在不同時期,不同國家,土豆不止一次成為物資貧乏時人們賴以生存的救命糧。圖為1945年8月6日,戰后的柏林,民眾排隊領取土豆配給。在滿足了人們基本的充饑需求之后,土豆的美味也逐漸被發掘,做法也多樣起來。圖為1949年3月26日,英格蘭足總杯半決賽賽場之外,賣烤土豆的小攤旁圍滿了人。真正將土豆推向全世界的恐怕非美國莫屬了。1951年,瑪麗蓮夢露穿上愛達荷土豆麻袋制成的超短裙,堪稱最性感的土豆代言人。美國愛達荷州盛產土豆,產量為全美之冠,有“土豆州”之稱。這幅照片后來被收藏在美國愛達荷土豆博物館。作為支柱產業,土豆在愛達荷人心中有著崇高的地位。2014年12月20日,美國愛達荷州舉辦的大學生橄欖球比賽,獎杯中裝滿了土豆。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通過遍布世界的美國快餐連鎖店,薯條開始流行起來。在大眾眼里,“薯片(條)”與硅谷的“芯片”、好萊塢的“大片”一起,成為美國文化軟實力的標志,一度被貼上“文化帝國主義”的標簽。圖為1996年,在美國電視節目《杰·雷諾今夜秀》中,主持人將薯條喂給小女孩嘉賓。圖為2002年2月23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穆斯林傳統宰牲節期間,男孩們在排隊購買剛出鍋的薯條。隨之,土豆也有了大批粉絲和擁躉。圖為2005年,英國土豆協會的農民為抗議“Couch Potato”(沙發土豆,指整天蜷在沙發上吃零食看電視的人,意為極其懶惰的人)一詞而游行,要求將這個詞從牛津字典里剔除出去,因為這嚴重損害了土豆的形象。將土豆和懶惰聯系在一起,這是不公平的。2008年被聯合國定為“國際土豆年”;而英國在每年二月份都有為期一周的薯條周活動,并請代言人進行推廣。圖為2006年英國倫敦薯條周期間,英國土豆委員會請來女星安吉拉·格里芬做宣傳。如今,土豆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同時也是人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俄羅斯是土豆消費大國,幾乎每頓飯都離不開土豆。2011年數據顯示,俄羅斯每年人均土豆消費量達到125公斤,比谷物、面包和通心粉加起來還多。而回想100多年前,沙皇為解決饑荒強推土豆種植,農民們因不了解土豆而反對,引發“馬鈴薯暴動”。圖為2010年,俄羅斯森林大火蔓延,一名婦女從被燒毀的村莊廢墟中搜集幸存的土豆維持生活。2008年,秘魯陸軍面包師制作以土豆為原料做成的面包,以減少昂貴的進口小麥成本。視線轉向中國,在長期以大米和小麥作為主食的中國內地,土豆一直以來作為配菜出現在餐桌上。只有在戰爭年代和偏遠山區,土豆才能體現出它的優勢。因此,盡管土豆在中國有著400多年的種植史,主產區卻只在西南山區、西北、內蒙古和東北地區。圖為1941年春-1944年底,陜西延安,進駐南泥灣的八路軍120師359旅戰士在收土豆。在建國初的50年代,為節約糧食,不少單位就在主食中摻入土豆。而很多經歷過缺糧年代的人,都說自己是“吃洋芋長大的”。圖為1957年,天津市食品工業公司第二食品廠職工用土豆代替一部分面粉,100斤面粉中摻進40斤土豆,做出的面包質量和原來一樣,而且個大、味甜。當年1-7月份,節約面粉56000多斤。新華社記者梁一丁攝90年代,一種全新的土豆食物席卷而來——薯條,以及它背后的美國文化和生活方式。洋快餐讓中國人心目中的土豆鍍上了一層時尚的金邊。圖為90年代,香港麥當勞CEO Daniel Eng手舉薯條。作為菜的土豆,如今在中國擁有更多粉絲。中國民間美食家們對土豆的探索也從未停止。圖為廚師打造的一桌“土豆宴”,主副食均由土豆制作而成。施曉亮 攝2015年1月6日,土豆主糧化發展戰略研討會舉行,研討會上稱,預計到2020年,50%以上的土豆將作為主糧消費。而土豆成為主糧,并不是簡單意義上的生鮮土豆或炸薯條薯片,而是對其進行加工,變成全粉后長期保存,制作面條、饅頭。圖為廚師用各色土豆粉制作饅頭、花卷、蒸包等主食。施曉亮 攝圖為北京國貿,一家賣土豆粉的小店。從被嫌棄的殖民地的丑陋塊莖,到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美食;從窮人的口糧,變為都市人的新貴。
責任編輯:學術中心
授課教師
特色服務
內部講義
免費重讀
外教1對1口語???/div>
實時互動循環直播
全程1對1督導
臨考預測
-
開班日期:2023-03-16
-
開班日期:2023-03-23
-
開班日期:2023-03-16
-
開班日期:202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