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意大利留學人士所熟悉的雕像《晨》《暮》《晝》《夜》是為美第奇家族的陵墓所作的大理石雕像,由米開朗基羅創作于公元1520-1534年,現位于羅馬。
佛羅倫薩巨頭美第奇家族的陵墓位于圣洛倫佐教堂的一座小禮拜堂內,斷斷續續地前后施工長達15年之久。米開朗基羅為這座陵墓制作了幾尊著名的雕像,成為他創作盛期最后階段的作品。
《晨》的形象是處女的化身,她豐滿而結實,全身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輝,似乎正從昏睡中掙扎著蘇醒過來,但沒有歡樂,只有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暮》被表現成為一個強壯的中年男子,他松弛的肌肉無力地下垂著,上了年紀的臉上沉浸在平靜的反醒中,或許是由于苦悶而在發呆。
《晝》似乎是一個未完成的男性人體雕像,他好像剛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醒,一只手在背后支撐著身體,眼睛圓睜著,正越過自己的肩頭向前方凝視著第二張夜。
《夜》是一個身材優美的女性,但身體的肌肉松弛而無力,她右手抱著頭,正在深深地沉睡著,腳下的貓頭鷹象征著黑夜的降臨,枕后的面具則象征著惡夢纏身,她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得到安寧。
這四個人物形象都被賦予了特殊的寓意,具有強烈的不穩定感。他們輾轉反側,似乎是為世事所擾,顯得憂心忡忡,既象征著光陰的流逝,也代表著受時辰支配的生與死的命運。
美第奇家族陵墓和其雕塑作品是紀念碑式的杰作,同時也是米開朗基羅藝術生涯中重要的轉折點。尤其是這四件雕像所表達出的不安、緊張以及帶有辛酸的屈從,正是作者心靈深處真實寫照。米開朗基羅面對處于動蕩之中的意大利現實社會,人文主義的理想破滅了,他的思想開始變得深沉和苦悶,作品中留下的只有對祖國命運的擔憂和對人類美好未來的感傷。這些雕塑作品表示意大利文藝復興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并成為后來“樣式主義”美術作品的先驅。
責任編輯:泓鈺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