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降生
在意大利佛羅倫薩附近的海濱小鎮——芬奇鎮,有一個叫安奇雅諾的小村莊。1452年4月15日,偉大的畫家列奧納多·達·芬奇就在這個美麗的地方降臨人世。萊昂拉多的父親皮耶羅·達·芬奇是佛羅倫薩有名的公證人,家庭很富有。
繪畫神童
列奧納多的童年是在祖父的田莊里度過的。孩子時代的列奧納多聰明伶俐,勤奮好學,興趣廣泛。他歌唱得很好,很早就學會彈七弦琴和吹奏長笛。他的即興演唱,不論歌詞還是曲調,都讓人驚嘆。他尤其喜愛繪畫,常為鄰里們作畫,有“繪畫神童”的美稱。
師從韋羅基奧
列奧納多14歲時,父親皮耶羅受一個貴族的委托,要畫一幅盾面畫作為他們家族的標志,他就想讓小芬奇試試,看看兒子到底能畫到什么程度。小列奧納多憑借自己豐富的想象力,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畫成了一個嚇人的妖怪美杜莎。這幅作品完成后,小列奧納多請父親來到他的房間。他把窗遮去一半,將畫架豎在光線恰好落在妖怪身上的地方。皮耶羅剛走進房間時,一眼就看到了這個面目猙獰的妖怪,嚇得大叫起來。小列奧納多則笑著對父親說:“你把畫拿去吧,這就是它該產生的效果。”
列奧納多的父親皮耶羅·達·芬奇確信兒子有繪畫天賦,便將14歲的小列奧納多送往佛羅倫薩,師從著名的藝術家韋羅基奧,開始系統地學習造型藝術。
韋羅基奧的作坊是當時佛羅倫薩著名的藝術中心,經常有意大利人文主義者在這里聚會,討論學術問題。在這里,達·芬奇結識了一大批知名的藝術家、科學家和人文主義者,開始接受人文主義的熏陶。在20歲時列奧納多已有很高的藝術造詣,他用畫筆和雕刻刀去表現大自然和現實生活的真、善、美,熱情歌頌人生的幸福和大自然的美妙。
列奧納多并不滿足他的這些才干,他要掌握人類思想的各個領域。他眼光獨到,做事干練,具有藝術的靈魂。有一次,他在山里迷了路,走到了一個漆黑的山洞前。他在后來回憶這段經歷時說:“我突然產生了兩種情緒——害怕和渴望:對漆黑的洞穴感到害怕,又想看看其中是否會有什么怪異的東西。”他一生都被這兩種情緒所羈絆——對生活的不可知性或無力探知的神秘感到害怕,而又想把這個神秘的不可知性加以揭露,加以研究,解釋其含義,描繪其壯觀。他很早就下定決心,要做一個研究者、一個教師、尤其是一個藝術家。
《蒙娜麗莎》運用了透視法等多種繪畫方法。
繪畫大師
我們比較熟悉的達·芬奇形象基本上來自于他那幅著名的自畫像,所以一提起列昂納多,我們總是想到一個哲學家般的睿智長者。其實,達·芬奇年輕時代可是意大利佛羅倫薩聞名遐邇的美男子呢(不過因為他對女人沒興趣,所以當時關于他是同性戀的傳聞滿天飛)!他的老師韋羅基奧雕塑的那俊美非凡的青銅大衛像據說就是以年輕的達·芬奇為模特。達·芬奇藝術生涯發展得最順利的時期是在1482-1499年的米蘭。達·芬奇的七弦琴彈得不錯,他首先是作為一個音樂家而不是畫家或者發明家在米蘭出名的。這期間他的繪畫作品不多,但其無與倫比的才能卻極受米蘭大公盧多維科·斯福爾扎的青睞。
1499年為躲避戰亂達·芬奇在曼圖亞和威尼斯等地旅游并進行一些科學研究。
1500年達·芬奇回到佛羅倫薩并開始創作《蒙娜麗莎》。這之后達·芬奇再去米蘭,并繼續服務于米蘭宮廷。
1513 年移居羅馬,羅馬對于列昂納多來說并不是很討人喜歡的地方。他在那里做了短暫的停留,見到了米開朗基羅和其他當時在羅馬的藝術家,但并沒有顯露他任何的藝術天才。他在那里基本上是研究一些類似于魔法的小把戲,以至于羅馬人當他是巫師一類的人物。
1515年達·芬奇移居法國,最后定居昂布瓦斯。
晚年極少作畫,潛心科學研究,去世時留下大量筆記手稿,內容從物理、數學到生物解剖,幾乎無所不包。他一生完成的繪畫作品并不多,但件件都是不朽之作。其作品具有明顯的個人風格,并善于將藝術創作和科學探討結合起來,這在世界美術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有意去意大利留學的藝術學子可以從以上文字中領略到這位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藝術家的博學。
責任編輯:泓鈺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