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描述18世紀初,蘇格蘭拉美莫爾地區的領主亨利·阿斯頓勛爵與雷文斯伍德城的領主埃德加,世代為敵,他奪取了埃德加的財產,只留給埃德加一座荒廢的要塞(在韋爾費拉格)。有一天亨利的妹妹露契亞受到公牛的襲擊,被偶然經過這里的埃德加相救,因此,露契亞便開始愛上他。亨利·阿斯頓知道后百般阻撓,出于政治野心,他要妹妹放棄埃德加嫁給他的同僚阿瑟·巴克洛勛爵。遭到露契亞的極力反對。不久,即將出使法國的埃德加前來向露契亞告別,兩人立誓終生相愛,永不變心。埃德加到法國后,寫了很多封信給露契亞,但都被阿斯頓心腹諾爾曼截獲。阿斯頓和諾爾曼還偽造埃德加的信件:“向露契亞表明他已另有新歡。”露契亞看后悲痛萬分,阿斯頓則趁機為她與巴克洛勛爵安排婚禮。婚禮進行中,恰好埃德加回國趕到,闖進來大罵露契亞負心、背叛。當晚,露契亞瘋狂地刺殺新郎巴克洛,自己亦自殺。埃德加聞訊,痛不欲生,也拔劍自刎。
三幕歌劇,是多尼采蒂最有名的作品,1835年9月26日,在那不勒斯的圣·卡洛劇院舉行首演。得到極好的評價,后來,譯成法語后于1839年8月6日在巴黎文藝復興劇院舉行了首演。被稱為“最難的歌劇”,該劇以其《六重唱》和《瘋狂場景》而著稱。在舞臺上演出的次數也最多。這部作品據說是為號稱“美聲唱法之王”的法國男高音歌唱家迪布雷(1806—1896)和意大利超群的花腔歌唱家佩爾夏尼(1812—1867)而寫的。整部歌劇中旋律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是以悲劇情節為基點,但卻沒有德國音樂陰郁和沉重,仿佛美麗的花園里有只蝴蝶在輕嘆。
比起愛情靈藥的通俗近人、軍中女郎的浮夸炫技還有唐帕斯夸勒的滑稽搞笑,這一部是多尼采蒂毫無疑問的巔峰之作,在我看來沒有之一。
故事發生在18世紀的蘇格蘭,世仇的兩個家族走在不同的道路上,阿仕頓家族的亨利正盤踞高位,但不得不面對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危機;另一方衰敗的拉文斯伍德家族的埃德加正在隱忍中等待否極泰來。然而埃德加卻愛上了仇人的妹妹露琪亞----一個脆弱、憂郁、帶有神經質的少女。兩個人從暗地相愛到被發現,亨利從發現伊始的憤怒到出離后的詭計,導致了露琪亞的從心碎到屈服和埃德加的從瘋狂到絕望。到最后情人雙雙殉情,哥哥失去了妹妹和庇佑,新郎慘死在新娘仇恨的手中,教士心感愧疚無顏面對上帝。
沒有贏家
音樂上,瑣碎的部分較少,所有的段落都相對大塊,也都是歌劇史上極負盛名的名段。男中音的Cruda funesta smania、女高音的Regnava nel silenzio、男高女高的二重唱Lucia perdona...Verrano a te、女高男中soffriva nel pianto、最最偉大的六重唱chi mi frena in tal momento、女高音的絕難之作mad scene,男高的tombe degli avi miei,以及最后的tu che a dio spiegasti l’ali 。所有的所有都是傳唱百年經久不衰的永恒之作。雖然風格上依然帶有之前約定成俗模式的影子,但是cabaletta部分的轉承十分自然;雖然女高音帶有炫技的成分,但是為了表達內心的波瀾起伏、感情的激蕩以及回光返照的美好,每一個音符又是那么的不可缺少。
歌劇最重要的不是唱技,是內心。
當聽到自己的妹妹與仇人相愛,男中音從不敢相信到隨即被憤怒沖昏了頭腦。見到妹妹后的軟硬兼施,陰謀陽謀并用,最終完成了他設計的劇本----把妹妹作為政治籌碼嫁給了即將上位的王室貴族。可是最終新娘親手殺死新郎,面對人財兩空的局面,是否會有一絲悔意?心中的痛苦是為了家族的未來還是逝去的妹妹?當百年世仇因對手消逝而灰飛煙滅的那一瞬間,恨在心中是什么滋味,真的還有嗎?是輕松釋然,還是化為無形后的失落悵然?之前所作的一切真的那么必要么?未來的方向在哪里?
男低音----教士雷蒙德,助紂為虐,在淫威前,忘記了上帝的教誨,路西法蒙蔽了內心。可當悲劇發生時,面對決心殉情的埃德加,那幾句淺淺低吟吐出了多少的悔恨,而上帝再次回到心中時,之前說出的莊嚴堂皇的話還那么有力嗎,自己會相信嗎?
男高音埃德加,敢愛敢恨,不過也一如對男高音的評價----頭腦發熱的瘋子。不論是復仇、愛情還是生死,果斷也好,決絕也好,這一切歸于其貴族的氣質吧,高傲的愛,高傲的死,也算是一種柔情硬漢。可是在不顧一切之余是否對自己的沖動感到羞恥呢,不論是致對手于死地的想法,還是當眾羞辱心愛的女人。不怕流熱血,但是自己的血為何而流呢?是為了忠貞的愛情,還是更應該為保衛忠貞的愛情呢?當一切已經無可挽回的時候,是否還值得呢,雖然這是內心惟一的出路。
露琪亞從一上場的詠嘆調,就告訴我們這是多么容易受外界影響幻想神經質氣質多么濃郁的女孩兒,面對泉水就會想起生死,轉瞬就會因愛情而忘形的愉悅。與戀人依依不舍的分離后,面對哥哥的詭計和壓力,卻又輕易的相信屈服。而婚禮上的誤會、侮辱和刺激又把她推到了懸崖邊上。最終孱弱纖細的雙手終于為自己選擇了一次命運,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但不同與托斯卡,她是已經在絕境中作出了那一個決定。當眼前的現實已經擋不住幻覺襲來,當眼前驚慌失措的人群化為了主持幸福婚禮的神父,當新郎的鮮血化為了與心上人在天上的結合,唱出的那句:“最終我是你的,最終你是我的,最終在莊嚴圣潔的天堂,我們彼此微笑。”每每聽到這里,眼淚止不住的涌出,總是會想到一個女人只有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才能選擇自己的命運,用這樣慘烈的方式,而她作出決定的一瞬間,她是勇敢高傲的,卻又是無助可悲的。
每個人物都有著矛盾復雜的心理,心中或許也都知道自己的命運將會如何,卻又很難與命運的力量抗爭。只有經過仔細研究分析過,才能唱出味道,尤其是女高音的角色,是這部歌劇的重中之重。很多的歌唱家歌唱技巧已經爐火純青,但是能唱出人物的內心的卻少很多。目前按照筆者標準來看,最國立的三位是Maria Callas、Edita Gruberova和Anna Netrebko真正完美演繹了女高音的角色,而安娜也只有在09年產子復出后于大都會與指揮Marco Armiliato和Piotr Beczala合作的那一次,能達到無人能及的水準。Natalie Dessay表演絕對到位,但是聲音出問題后總有瑕疵; Mariella Devia聲音毫無疑問是國立的,但是為人太過冷淡,幾乎沒有表演;Diana Damrau也是超一流的聲音,但是表演太過浮夸,走心成分太少。Olga Peretyatko和Nino Machaidze不知道為何很少唱這一角色,Aida Garifullina太年輕,難以勝任該角色。筆者在羅馬歌劇院聽過一次Jessica Pratt的演繹,第一幕的詠嘆調似乎沒太進入狀態,但是越唱越好,最后一幕時,聲音就像從天空傳來一樣,讓人享受至極。
這是一部讓人愛不釋手的歌劇,嘔盡心血的傳世之作,無論從音樂還是現實意義來看。
讓我們一起義無反顧的愛上吧。
責任編輯:泓鈺學校